跳到主要內容

Linux操作不求人 - 伍章之伍 - make 巨集式編譯器

    make是Linux下安裝軟體與程式一個相當重要的工具,如前章節所提的安裝軟體三劍客。 configure, make , make install。當我們完成自己所撰寫的C 或 fortran程式,通常會使用編譯器指令 gcc -cgfortran -c 來編譯成連結檔或物件檔函式庫(Library),如 .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tic_library) .o .so等附檔名,而此函式庫又可以讓其他程式利用其中的函式與類別。何時要用到動態或靜態函式庫,stackoverflow有專業的回答(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40061/when-to-use-dynamic-vs-static-libraries)。

假設我們要寫一個簡單的 C 程式,檔名為 hellomake.c,用 make 來編譯我們的程式,程式如下: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void )
{
   print ("This is my first c file."\n);
}

---------------------------------------------------
儲存離開後,利用autoscan 指令,便會產生如圖5-70的兩個檔 autoscan.log 與 configure.scan,而 configure.scan 便是需要產生標準的 GNU makefile 的關鍵檔。我們可以把他改成 configure.in 或 configure.ac,並利用 vim configure 來修改參數,如圖5-71,改為圖5-71右邊的參數











(圖5-70)





(圖5-71)


修改完 configure.in 內的參數後,再執行 aclocal 與 autoconf ,就會產生 autom4te.cache 的資料夾與 configure 的執行檔,此執行檔就是先前章節所要編譯原始碼前,會執行的 ./configure ,並會產生適合您的機器環境之 GNU Makefile,如圖5-72


(圖5-72)

接著編輯 Makefile.am 檔的內容,加入如下內容

AUTOMAKE_OPTION=foreign
bin_PROGRAMS-hellomake
bin_SOURCES=hellomake.c
--------------------------------------------
儲存離開後,就可執行指令 automake --add-missing ,來產生 GNU Makefile 的 。並接續執行 make指令,其他關於automake指令可參考 https://www.gnu.org/software/automake/manual/index.html



(圖5-73)

    接著我們來產生一個簡易自定型的 Makefile,將hellomake改成可以自訂印出多語系的字串。假設我們寫了兩個C程式,一個為 hellomake.c 如圖5-74,包含主程式執行內容( 有main() ),執行列印字串畫面 ,另一個為 sayhello.c 為僅包含各語系字串列印畫面的副程式(無 main() ),如圖5-75

(圖5-74)


(圖5-75)

     通常我們寫完C程式後,便會一個一個編譯是否有語法錯誤,並將相關聯的C程式,產生一個正式可執行的執行檔,如圖5-76之編譯參數,利用Linux內建之 gcc 來編譯, -c 表示編譯檢查語法是否錯誤,並產生一 .o 之 object 型檔案,接著再用參數 -o 來生成可執行檔 hellomake。編譯時,亦可加入一些最佳化參數,如 -O (big-O),-mavx (for Intel)等來調整執行檔執行運算的速度。編譯參數可利用 man gcc 來查詢。或是可以從http://gcc.gnu.org/onlinedocs/gcc/Option-Summary.html,來快速查閱。


(圖5-76)
執行 ./hellomake 後,便會出現不同的提示以引導使用者使用與防呆與根據我們給予的語言碼參數,如TW,CHT,EN,來使程式正確執行後的字串列印,如圖5-77。

(圖5-77)

經過上述的步驟,聰明的讀者應該就會發覺,僅兩個原始 .c 程式就需經過那麼多步驟與打指令,若遇到更多的 .c 程式的專案,是否可以更簡潔的來編譯或自動加入參數,同時編譯程式?這時 Makefile 就是一個良好的巨集(macro)編譯工具。接著我們來介紹 Makefile 內的一些常用變數,利用 vim 編輯如下Makefile 內容:
-----------------------------------------------------------------------------------
CC = gcc   
/* or icc,icc要先安裝前面篇章提到的 Intel C Compiler */
CFLAG = -O3  
/ * 放上要編譯器對程式的最佳化程度,其他最佳化參數可參考 http://gcc.gnu.org/onlinedocs/gcc/Optimize-Options.html#Optimize-Options
LIB =  -m32  -march=native 
/* gcc 的參數 -march=[architecture],加上 -O3,便可帶出最佳化編譯。可再加入支援可相容32位元的作業環境。若有大量陣列運算需求,編譯時,會有提示須加上 -mcmodel=medium 來加大超過 2GB 之記憶體的應用。但筆者寫這些小程式,是否有最佳化,應於執行時間上影響不會很大。*/
ALL : hellomake
hellomake : sayhello.o hellomake.o
             $(CC)  $(CFLAG) $(LIB) -o hellomake sayhello.o hellomake.o
sayhello.o : sayhello.c
             $(CC)  $(CFLAG) -c sayhello.c
hellomake.o : hellomake.c
             $(CC)  $(CFLAG) -c hellomake.c

clean:
           rm -f *.o

----------------------------------------------------------------------------------
將以上設定儲存離開後,利用指令 make 就會自動做編譯的動作,接著就有我們預定出現的執行檔檔名 hellomake 了。若讀者想知道更多的 Makefile巨集的保留字,有一批很便宜的網站,有興趣就點以下的網站吧!
https://www.gnu.org/software/make/manual/
我想看完後上述這些參考資料後,讀者的腦袋,應該都是 gcc 跟 make 的形狀了吧。以上筆者簡單介紹 gcc 與 make 操作,無論是在編譯 kernel 、驅動程式原始碼,或是應用軟體的 tarball 檔,抑或自行開發的專案程式,皆可透過 Makefile 來快速地完成專案內多原始檔的編譯工作,並可接著利用 shell scripting 的方法接著做自動化做完預期的目標。




If you have any feedback or question, please go to my forum to discus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Linux 操作不求人系列 - 貳章之貳 - Shell Script 程式設計(II) - BASH 與 TCSH / CSH

     在上章,我們介紹很多bash shell指令的應用方式,並讓它們變成 script,在這章此節,我們要承襲上節,繼續討論 bash shell script 的其它程式設計概念,與讓程式可重複使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函式(function)。      首先,我們來創作一個判斷是否為閏年的函數,script的名稱就取為 check_year.sh ,請自行將其設為可執行。程式碼如圖2-6,為了解說方便,筆者利用指令 nl check_year.sh 將程式碼包含行數印出(圖2-7),其他除顏色外,都與圖2-6同。以下 export 宣告環境變數,自訂變數無需加宣告保留字。(2021.10.07更正export說明,以下自訂變數宣告請直接去除export開頭) (圖2-6) (圖2-7)        圖2-7第2-6行,與之前的範例相似,皆有防堵參數個數輸入錯誤的判斷。第7-11行為接著判斷輸入的年分,是否為真的正整數,也就是大於零的數字。其中第7行可解釋為,利用正規表示式搜尋 $2 字串值得頭至尾部的字元,皆由 0-9 組成,若有,則為真(True)會進入 if 內的陳述執行, 但我們想要的,應該是僅要字串其中一字元為非正整數,便進入if 內的警告並跳出 。故,筆者在判斷式前多加一個 ! ,代表著當字元完全是正整數時,就不要執行  if  內陳述,而直接往第12行執行,但若其中有一個字元為非正整數,則會進入 if 內印出錯誤訊息並跳出 Script 。在此例使用者輸入非正整數等字串(如:12ab、cde、1a1b),便會出現錯誤訊息"Error Value",並跳出 Script 。而第8行的判斷式,效果跟第7行相同,但只能在BASH 3.0才能支援,故筆者故意保留,讓讀者可以學到另一種表示方式。         第12-28行,為宣告一個函式 leapyr () ,在 BASH Script內若要使用含式,必須在使用之前先建立函式的功能,如函式建立在第12-28行,則若要呼叫使用(Call)函式,則必須在第29行之後才能呼叫,並且可重複呼叫。第13行為定義函式呼叫時,一定會有一個外部參數, 此外部參數非該 Script 的外部參數 ,而是由程式撰寫者給入,故在此無設定防呆判斷。第14-

Linux操作不求人 - 伍章之陸 - Intel PXE 與利用 tftp + anaconda kickstart來自動部署系統

     現代的個人電腦與筆電爲了節能省碳,往往皆省略了光碟機的設置。雖然說 USB隨身碟亦可應用於安裝作業系統,但若遇到機房的大量機器需安裝之問題,亦不適合此種用光碟片或隨身碟逐臺安裝的方式,或是需準備多片光碟或隨身碟。故爲了大量安裝與部屬 Linux作業系統的機器,我們便可透過具有PXE功能之網路卡(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eboot_Execution_Environment),其所具備的網路開機的能力,來作透過網路方式來安裝與大量部署 CentOS Linux作業系統。其原理 wikipedia  的PXE說明,都解釋得很清楚,筆者不需要再 " 掉書包 ",在開發者大神面前班門弄斧,我們就直接來做做看。      首先,我們一樣透過 yum來安裝所需的 tftp伺服器軟體(http://www.jounin.net/tftpd32.html),利用PXE支援 tftp 透過 udp 埠號 69連線,來提供檔案的能力,給利用 PXE開機後安裝作業系統的機器,圖5-60   (圖5-60) 接著修改 tftp 設定檔 /etc/xinetd.d/tftp,如圖5-61,請記得 disable  要改為 no (圖5-61)      若要修改 server_args 參數為自訂的 tftp root 路徑,記得要變更 SELinux 的權限設定,如要改為/tftpboot,則使用指令 chcon  來調整,如以下: $ mkdir /tftpboot $ chcon  --reference /var/lib/tftpboot  /tftpboot 接著將 xinetd 與 tftp 加入開機啟動,並重啟動 xinetd,如下: $ chkconfig  --level  235  xinetd on $ chkconfig  --level  235  tftp  on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開放防火牆通行 $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69 -j ACCEPT $ service iptables re

Linux操作不求人- 肆章之壹 - 伺服器架設(I) - SSH(SFTP、SCP)、FTP伺服器與遠端連線

@ ssh, sftp      通常安裝好 CentOS6_x64 作業系統後,sshd, ssh daemon 的服務功能是預設開啟的,如筆者的前面篇章所述,預設的 iptables 防火牆設定,亦是開啟讓 ssh 的連線是可通過的,不僅可以連出,也可以被連入。若要確認是否有安裝 sshd 套件以及在啟動時的 runlevel 2 3 5 是否有被載入,可以使用以下指令搜尋: $   rpm  -qa  |   grep  openssh     #  ssh 與 sshd 連線服務皆由 openssh 應用軟體提供。 或使用以下 $   rpm  -qa  |   grep  ssh         #  比用關鍵字 openssh 搜尋更模糊,故符合的條件更多。      如圖4-1可以查詢到有關於 openssh-client 與 openssh-server 的套件, openssh-server 便是提供連入服務的軟體,openssh-client 為提供可以連出的工具。若無以上套件,則使用 yum install openssh ,則可下載安裝。 (圖4-1) 再接著輸入以下指令查詢到 sshd 這個服務,是否有再開機程序內載入,如圖4-2 $ chkconfig | grep ssh   # 查詢 sshd 是否有於 開機 runlevel 啟動 再利用以下指令,來查詢是否防火牆有允許連線 $ iptables  -L  |  grep ssh   # 出現如圖4-2 允許通過之條件 (圖4-2)      接下來,我們要先來調整 sshd 的設定檔,利用 vim  /etc/sshd/sshd_conf ,如圖4-3-1與4-3-2。因為設定檔參數很多,筆者為方便說明,將 /etc/sshd/sshd_conf 檔案內容分成兩張圖。 (圖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