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Linux 操作不求人系列 - 壹章之參 - 進入Linux操作環境(III) - vim編輯器

     圖1-18為利用gedit來開啟圖形化編輯模式,因為已經圖形化,讀者可以自行操作玩一玩,筆者不再多加說明 gedit 圖形化的編輯環境,因為,有圖有真相、有圖有真相、有圖有真相(很重要所以說三遍)(圖1-18下)。關於 Terminal 下編輯檔案的程式,很多高手高手高高手可能會提及 nano Text Editor(http://www.nano-editor.org/),或是 Open Source 的精神領袖 Richard Stallm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Stallman,) 之神作 Emacs(https://www.gnu.org/software/emacs/),但筆者本篇還是主要僅說明老牌的檔案編輯器 vim(http://www.vim.org/about.php).






































(圖1-18)

     圖1-18用第 1 個指令ls,列出現在位置有的檔案與資料夾,可以看到我們上一節所創造的檔案myfirstfile,利用 gedit後面接上檔案名稱 myfirstfile,來開啟該檔案,如第 2 個指令,
$ gedit myfirstfile &   /* 在Linux利用 & (and) 符號,可以將指令產生的工作,放入到背景執行。 */

     此時顯示出結果分別工作順序號與程序的序號,[1]  21606,若要把它脫離背景執行,可以輸入指令 fg %1(註:鍵盤Ctrl + z,將工作暫停在背景,這時再輸入指令bg %1,就可繼續背景執行) 。將工作放置背景的好處,是輸入Enter執行後,還可以在利用該Terminal視窗,再輸入其他指令,以達到同時多工的效果。因我們用了&,故在同一個視窗便可以在輸入第 3 個指令ps(Process Status,對ps詳細參數想了解的讀者,可利用man ps查詢),列出在執行的工作,將顯示結果分成8個欄位(圖1-19),挑重點說明如下:

$ ps -ef  | grep gedit    /* 將所有在執行的程式逐行列出,並利用 | ( pipe, 鍵盤按鍵常出現在Enter鍵附近 ),將產生的結果在傳入grep指令,此指令為搜尋字串功能,字串值為gedit,結果便是僅列出含有gedit的該行內容 */

     列出內容第一欄位,代表執行的帳號名稱,第二欄為程序的序號(PID, Process ID),第三欄為該程序之(Parent PID,母程序的序號,註:母親比較偉大,故暫解釋成母程序)。在Linux下有執行程式,便會產生一個程序,每個程序都會給一個程序序號,而gedit或grep這兩個指令產生的程序就是兩個不同的序號,但它們的a母程序,因皆同Terminal視窗下的 BASH 程序(同/bin/bash 指令執行中,若想知道指令的絕對位置,可以利用which指令,如which bash),故母程序的序號相同。第五欄是程序產生的時間,第六欄是Terminal序號,第七欄為執行時間,因為僅顯示執行時間1秒以上,第八欄就是執行的程序。











(圖1-19)

接著我們就在命令提示列下輸入指令vim,後面接上檔名當參數,如以下,便可看到圖1-20:
----------------------------
$ vim myfirstfile    # 用vim開啟檔案myfirstfile
----------------------------





















(圖1-20)
     啥咪!這麼陽春的介面,就這樣!?看到這裡,相信很多讀者大多有這種心聲,但筆者還是要說:對,就是這麼陽春,陽春的介面才會容易快速操作,就是陽春才能加很多自己想加。的"料"。要開始操作vim來編輯檔案前,記得,先按鍵盤上的Insert鍵(沒有Insert鍵的鍵盤,請按鍵盤 i 鍵),如圖1-21。可以看到vim視窗左下角已經變成 -- INSERT -- ,這地方為編輯的狀態列與命令列的地方,故讀者一定要熟悉並注意,往右下角看可以看到 0,1,也就是輸入指標位置在第0行(row)(註:因還未輸入任何字元,隨意在第一行輸入字元,再用鍵盤Backspace鍵刪除,就變成維持在 1,1 的第1個字元(char)。



















(圖1-21)

     接著,我們就輸入一些物體在地理空間上的位置,與它的體積大小,當成檔案內容吧!
--INSERT--狀態下,輸入字元可以用鍵盤 Tab 鍵來跳躍(預設每次跳8個字元),產生空格,輸入完後,如圖1-22,便可以按鍵盤 Esc 鍵,進入命令模式(以下不在贅述進入該模式方式),鍵入 : (colon),並隨著鍵入 w(write)q(quit),接著按下 Enter 鍵,如圖1-23,便可以存檔後離開畫面,若無法儲存跳出的,可以用 wq!,符號 ! 為強制執行。



















(圖1-22)




















(圖1-23)

     筆者在圖1-23處,先不離開 vim 畫面,所以再圖1-23沒有按下Enter而得按兩次Esc鍵,在按下Insert鍵,再次進編輯畫面。這時,若要新增與倒數第二行相同的資料至最後一行,則將黑色指標移至倒數第二行處,按Esc鍵,進入左下空白的命令模式(如圖1-24),在按下鍵盤 y 鍵 2次,再將黑色指標移至最後一行,按下鍵盤 p 鍵,則便會複製一份倒數第二行資料到最後一行下方。若要複製多行,則按下鍵盤y鍵2次前,先按下要複製的行數目,如5行就按下數字5,接著再將黑色指標移至要插入的行,按下鍵盤 p 鍵即可貼上所有被複製行。若要刪除某一行,則要先將黑色指標移到該行處,再按下鍵盤 d 鍵 2次,便可以直接刪除整行。若要回復刪除動作,請按下鍵盤 u 鍵。若要複製一小段資料,亦可配合滑鼠左鍵長按拖拉指標選取範圍後放開左鍵,接著移動鍵盤指標,到讀者要貼上的位置,再點選滑鼠中鍵,即貼上滑鼠指標選取的範圍。



















(圖1-24)

     若我們僅要使用鍵盤選取範圍,複製並貼上呢?那我們可以在命令模式按下鍵盤 Ctrl+v (visual mode),在利用鍵盤上下鍵選取範圍,如圖1-25上,再按下鍵盤 y 鍵,以複製剛剛選取的範圍,如圖1-25中,接著再利用鍵盤上下鍵,移動指標至要貼上的位置,按下鍵盤 p 鍵,就可看到複製的資料,已被貼至您指定的位置了,圖1-25下。若要刪除選取範圍,請於選取後,按下鍵盤 d 鍵,即可刪除選取範圍。






































(圖1-25)

    那要如何在vim內,對文字字串做搜尋與取代呢?首先,在命令模式下,鍵入 : ,然後給定指令起始與結束行,如圖1-26,為 1,$ (第一行至最後一行,若要從第 2 行至第 5 行,請輸入2,5 ),接著給定 s (意指swap),緊接 / (forward slash),後方再給定搜尋的字串,圖1-25為搜尋 0 ,再接著一個 / ,以分辨要置換目標字串為 1,再接著一個 / ,並給定緊接著的搜尋參數為 g,意旨找尋每一行的一整行。上述這些縮寫字母的表達,在程式語言裡有一個專有名詞稱為Regular Expression(RE,有興趣讀者可參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gular_expression),因很多程式語言都有支援該表達方式,後面有機會,筆者會在寫章專篇來探討,在此先不深入介紹。




















(圖1-26)

     如圖1-26按 Enter鍵後,圖上的0,皆會被 1 取代,若讀者覺得想回復取代前的字串,那直接按鍵盤 u 鍵即回復,筆者為了介紹往後的文字資料處理,僅使用取代前的字串,然後就接著如圖1-23的存檔離開方式,離開 vim,回到了命令提示列畫面。為了待會好對檔案與資料夾做刪除的練習,我們先利用複製檔案與資料夾各一份,到相同路徑下,如圖1-27。圖1-27先利用第1 個指令確認現在位置,然後第 2 指令列出該位置的檔案與資料夾,接著第 3 與 4 指令為輸入cp (copy),如以下
$ cp myfirstfile mytempfile      /* 為將原本的myfirstfile檔案複製一份,變成檔案mytempfile,兩者檔案內容會一模一樣。若讀者想確認兩個檔案的內容異同,可以利用指令 diff myfirstfile mytempfile  */

$ cp -r myfirstfolder mytempfolder   /*  若為資料夾,則要加上 -r ( recursive) 參數,若想看詳細複製情形,可以再加上 -v (verbose),所以就可鍵入 cp -rv   */
--------------------------------------------------------------------

     緊接著第 7 指令利用 ls 的結果,看到已經產生我們要的檔案,若讀者要了解 cp 詳細參數,請多利用man cp,便不再贅述。再來,我們再利用第 6 與 7 指令 rm (remove),將剛複製的檔案與資料夾刪除,如以下

$ rm -f mytempfile   #  -f (force) 為不詢問而強制刪除,若要確認詢問,請用 rm -i mytempfile

rm -rf mytempfolder   # 欲刪除資料夾,同樣要加上 -r (recursive)按Enter鍵刪除前請三思
---------------------------------------------------------------------



























(圖1-27)

     那如何移動跟改名檔案或資料夾呢?圖1-27第 8 個指令 ls,確認複製的檔案與資料夾皆被刪除後,這時利用第 9 跟 10 指令 mv ,如以下:
$ mv myfirstfile myfile    #因為在同一路徑下,所以視為改檔案名稱,資料夾名稱修改亦同
$ mv myfirstfolder ../      # 若為不同路徑,則視為移動,此例為將資料夾移動到上一層
----------------

接著利用第 11 個 ls,可以看到檔案 myfirstfile 的名稱已改成 myfile,myfirstfolder資料夾,已經被我們移走了。
     除此之外, 讀者亦可以在 vim 命列列直接執行 Shell 指令,如圖1-28,只要在命令模式直接使用 ! 後面接上 Shell 的指令,按下Enter鍵後,還會再出現提示一次按下Enter鍵。如圖1-26此例為修改檔案前,忘記對原始檔案備份,就可藉此方式在修改存儲前,無須退出 vim, 直接另存一份原始檔的備份。若讀者對 vim 其他詳細功能有興趣,可以參閱網頁http://vimdoc.sourceforge.net/htmldoc/usr_toc.html



























(圖1-28)

     經過上述的檔案操作練習,相信讀者基本上,已經可以對檔案做自己想要的操作,下一節,我們就利用這些工具,來編輯我們環境變數,並且準備好我們要開始撰寫 Shell Script 的最佳環境吧。



If you have any feedback or question, please go to my forum to discus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Linux 操作不求人系列 - 貳章之貳 - Shell Script 程式設計(II) - BASH 與 TCSH / CSH

     在上章,我們介紹很多bash shell指令的應用方式,並讓它們變成 script,在這章此節,我們要承襲上節,繼續討論 bash shell script 的其它程式設計概念,與讓程式可重複使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函式(function)。      首先,我們來創作一個判斷是否為閏年的函數,script的名稱就取為 check_year.sh ,請自行將其設為可執行。程式碼如圖2-6,為了解說方便,筆者利用指令 nl check_year.sh 將程式碼包含行數印出(圖2-7),其他除顏色外,都與圖2-6同。以下 export 宣告環境變數,自訂變數無需加宣告保留字。(2021.10.07更正export說明,以下自訂變數宣告請直接去除export開頭) (圖2-6) (圖2-7)        圖2-7第2-6行,與之前的範例相似,皆有防堵參數個數輸入錯誤的判斷。第7-11行為接著判斷輸入的年分,是否為真的正整數,也就是大於零的數字。其中第7行可解釋為,利用正規表示式搜尋 $2 字串值得頭至尾部的字元,皆由 0-9 組成,若有,則為真(True)會進入 if 內的陳述執行, 但我們想要的,應該是僅要字串其中一字元為非正整數,便進入if 內的警告並跳出 。故,筆者在判斷式前多加一個 ! ,代表著當字元完全是正整數時,就不要執行  if  內陳述,而直接往第12行執行,但若其中有一個字元為非正整數,則會進入 if 內印出錯誤訊息並跳出 Script 。在此例使用者輸入非正整數等字串(如:12ab、cde、1a1b),便會出現錯誤訊息"Error Value",並跳出 Script 。而第8行的判斷式,效果跟第7行相同,但只能在BASH 3.0才能支援,故筆者故意保留,讓讀者可以學到另一種表示方式。         第12-28行,為宣告一個函式 leapyr () ,在 BASH Script內若要使用含式,必須在使用之前先建立函式的功能,如函式建立在第12-28行,則若要呼叫使用(Call)函式,則必須在第29行之後才能呼叫,並且可重複呼叫。第13行為定義函式呼叫時,一定會有一個外部參數, 此外部參數非該 Script 的外部參數 ,而是由程式撰寫者給入,故在此無設定防呆判斷。第14-

Linux操作不求人- 肆章之壹 - 伺服器架設(I) - SSH(SFTP、SCP)、FTP伺服器與遠端連線

@ ssh, sftp      通常安裝好 CentOS6_x64 作業系統後,sshd, ssh daemon 的服務功能是預設開啟的,如筆者的前面篇章所述,預設的 iptables 防火牆設定,亦是開啟讓 ssh 的連線是可通過的,不僅可以連出,也可以被連入。若要確認是否有安裝 sshd 套件以及在啟動時的 runlevel 2 3 5 是否有被載入,可以使用以下指令搜尋: $   rpm  -qa  |   grep  openssh     #  ssh 與 sshd 連線服務皆由 openssh 應用軟體提供。 或使用以下 $   rpm  -qa  |   grep  ssh         #  比用關鍵字 openssh 搜尋更模糊,故符合的條件更多。      如圖4-1可以查詢到有關於 openssh-client 與 openssh-server 的套件, openssh-server 便是提供連入服務的軟體,openssh-client 為提供可以連出的工具。若無以上套件,則使用 yum install openssh ,則可下載安裝。 (圖4-1) 再接著輸入以下指令查詢到 sshd 這個服務,是否有再開機程序內載入,如圖4-2 $ chkconfig | grep ssh   # 查詢 sshd 是否有於 開機 runlevel 啟動 再利用以下指令,來查詢是否防火牆有允許連線 $ iptables  -L  |  grep ssh   # 出現如圖4-2 允許通過之條件 (圖4-2)      接下來,我們要先來調整 sshd 的設定檔,利用 vim  /etc/sshd/sshd_conf ,如圖4-3-1與4-3-2。因為設定檔參數很多,筆者為方便說明,將 /etc/sshd/sshd_conf 檔案內容分成兩張圖。 (圖4-3-1)

Linux操作不求人 - 伍章之陸 - Intel PXE 與利用 tftp + anaconda kickstart來自動部署系統

     現代的個人電腦與筆電爲了節能省碳,往往皆省略了光碟機的設置。雖然說 USB隨身碟亦可應用於安裝作業系統,但若遇到機房的大量機器需安裝之問題,亦不適合此種用光碟片或隨身碟逐臺安裝的方式,或是需準備多片光碟或隨身碟。故爲了大量安裝與部屬 Linux作業系統的機器,我們便可透過具有PXE功能之網路卡(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eboot_Execution_Environment),其所具備的網路開機的能力,來作透過網路方式來安裝與大量部署 CentOS Linux作業系統。其原理 wikipedia  的PXE說明,都解釋得很清楚,筆者不需要再 " 掉書包 ",在開發者大神面前班門弄斧,我們就直接來做做看。      首先,我們一樣透過 yum來安裝所需的 tftp伺服器軟體(http://www.jounin.net/tftpd32.html),利用PXE支援 tftp 透過 udp 埠號 69連線,來提供檔案的能力,給利用 PXE開機後安裝作業系統的機器,圖5-60   (圖5-60) 接著修改 tftp 設定檔 /etc/xinetd.d/tftp,如圖5-61,請記得 disable  要改為 no (圖5-61)      若要修改 server_args 參數為自訂的 tftp root 路徑,記得要變更 SELinux 的權限設定,如要改為/tftpboot,則使用指令 chcon  來調整,如以下: $ mkdir /tftpboot $ chcon  --reference /var/lib/tftpboot  /tftpboot 接著將 xinetd 與 tftp 加入開機啟動,並重啟動 xinetd,如下: $ chkconfig  --level  235  xinetd on $ chkconfig  --level  235  tftp  on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開放防火牆通行 $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69 -j ACCEPT $ service iptables re